資訊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電話:
0991-4165463
0991-4165461
0991-4165486
郵箱:
XEEPIA@163.COM
地址:
烏魯木齊市南湖西路215號

新疆生態(tài)環(huán)保產業(yè)協會
柳葉刀: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開發(fā)和化石燃料減排對全球排放產生了重大影響
中國環(huán)境 / 2024-11-08 / :287
《2024年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中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近日在北京發(fā)布。
《報告》由設在清華大學地學系的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領銜撰寫,來自國內外28家機構的77位專家共同完成。
根據《報告》,2023年,由于我國采用了更清潔的能源和更嚴格的控制措施,與空氣污染相關的過早死亡造成的經濟影響有所下降。但中國仍面臨炎熱干燥氣候條件帶來的嚴重健康威脅。2023年,我國破紀錄的熱浪和氣溫升高導致與熱浪相關的死亡人數增加了309%,工作時間大幅減少,野火風險增加。旱災風險比基線高出八倍,與旱災相關的健康問題(如感染性腹瀉)風險增加了15%。創(chuàng)紀錄的熱浪導致的與熱浪相關的死亡率和生產力損失造成了經濟成本激增,超過了2022年。這表明,我國迫切需要加速低碳轉型和推進氣候與健康友好型投資和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2023年,我國新增發(fā)電量302.2千兆瓦,首次超過煤炭,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就業(yè)人數增至550萬人,保持增長趨勢。
不過,我國能源發(fā)展挑戰(zhàn)仍然存在。從2022年—2023年,我國煤炭消耗量增加了4%,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高增幅。2023年,只有24%的農村家庭使用清潔供暖,導致暴露于室內的空氣污染。
截至2023年,中國已采取重要措施,在氣候變化討論中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強調需要將可再生能源置于公正轉型的最前沿。這種轉變不僅帶來了環(huán)境和經濟效益,還帶來了公共健康益處,因為更清潔的空氣可以直接改善健康狀況。另外,在中國的欠發(fā)達地區(qū)投資可再生能源尤為重要。
《報告》還指出,近年來,中國逐漸“聚沙成塔”,形成了以《國家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行動方案(2024—2030年)》和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為核心的應對措施體系,部分城市已總結出一些先進實踐經驗,為中國在COP28以后形成開啟低碳健康新征程奠定了良好基礎。
而中國在COP28后的行動對加速全球倡議至關重要。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開發(fā)和化石燃料減排對全球排放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技術的輸出可以幫助其他國家,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減少排放。同時,中國在脆弱地區(qū)開展的適應性試點項目也為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報告》強調,目前,氣候變化仍是中國主要健康風險之一,亟需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加強跨部門合作和強化精細健康氣象服務。